首页 > 常识 >

欺骗叫什么行为

2025-01-11 07:21:00

欺骗行为通常被称为 欺诈行为。它是指故意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欺诈行为可能涉及虚假陈述、隐瞒真相、误导对方等手法。在法律上,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被撤销,并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诈骗罪。

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欺诈行为可能产生以下后果:

民事行为撤销:

受欺诈方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欺诈行为之日起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因欺诈而订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刑事责任: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欺骗行为不仅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行为。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避免欺诈行为的发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