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鲁迅朝花夕拾是什么(二分钟带你读完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2024-11-16 08:52:30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那鲁迅的朝花如何夕拾呢?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就是早上的花,傍晚的时候来采摘。对于鲁迅个人而言,就是年老了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情。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鲁迅也是普通人,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身边人物来记忆《朝花夕拾》这10篇文章。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鲁迅回忆录自然少不了父母及身边人,散文10篇就有4篇是关于父母及身边人。

《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迎神赛会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父亲的病》叙述了父亲生病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愤慨,是鲁迅开启维新思想的开端,使他以后东渡日本想要学医救国。

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集中写她的一篇,这是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爱唠叨、“满脑子是麻烦的礼节”的女性。但她竟办成了别人办不成的事情,那就是给童年鲁迅买来了他梦寐以求的书——《山海经》。

《琐记》忆述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历,这篇文章我最讨厌里面的衍太太,因为她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除了父母及身边人,对我们有影响的就是老师和同学了,散文10篇就有3篇是关于老师和同学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生动描写了塾师寿镜吾的形象,他是鲁迅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藤野先生》是作者怀抱学医救国的思想东渡日本遇到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正直热情,激励鲁迅投入新的战斗。

在鲁迅早年同学中,范爱农是很重要的一位。《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此人勤奋正直、孤标傲世。作者通过对他的回忆,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人说青春就是批判的年华,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批判的特点是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强的原则性。


青年的鲁迅也不例外,所以回忆青年时候的事,少不了讽刺和批判。散文集10篇就有3篇这类文章。

《狗·猫·鼠》——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折磨弱者、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作者从青年时代的阅读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鲁迅在《无常》中,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个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的形象,鲁迅对他显露出难以掩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在《朝花夕拾》这本书里,鲁迅仿佛是我们身边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

在我看来,少时的故事等到长大去阅读,也许才能品出生活的厚味。每一个人,都值得再读鲁迅,值得再读《朝花夕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