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监督检查方式有哪些

2025-01-13 05:53:30

监督检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行为监察

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等工作。

目的是提高用人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对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严肃纠正和处理。

技术监察

对物质条件的监督检查,包括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监察。

对用人单位现有防护措施与设施完好率、使用率的监察。

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质量、配备与使用的监察。

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危害性较严重的作业场所和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等。

技术监察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多从设备的本质安全入手。

报告工作

监督对象根据法律规定或上级行政机关要求,将其他规范性文件或某些重大行政行为的书面材料报上级行政机关供其了解情况。

执法监督检查

包括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方式,可以全面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情况,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审查批准

对相关事项进行审查批准,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备案

监督对象将相关材料报相关部门备案,以便监管部门了解情况并进行后续监督。

书面检查

有权查阅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有关的材料。

劳动场所实地检查

劳动监察员对劳动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分类监督

行政监督检查可分为一般监督和特定监督。一般监督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具有巡查、普查的性质;特定监督针对特定对象进行。

多种检查形式

包括综合检查、专题检查、全面检查、抽样检查、定期检查、临时检查等。这些检查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确保监督检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这些监督检查方式各有侧重,既有行为上的监察,也有技术上的监察,还有程序上的审查批准和备案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