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洋医药7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约15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百洋医药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约3.6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70.22%。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
2025-07-22 09:54:00 0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廖丹
防范和化解利差损风险,是寿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在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公司提高投资收益的同时,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是市场普遍共识。
保通社注意到,在部分头部寿险公司提出“分红险占比超过50%”目标后,2025年初,国寿、平安、太保、太平等头部寿险公司发力分红险销售。“(分红险)从一季度的市场来看也是有空间的,也是有一部分客户认可的。”新华保险管理层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在反复研判之后,稳妥为主地提出了分红险销售目标:在2025年整个业务盘子里面不低于30%。
从2024年寿险主流产品形态看,传统型寿险、年金保险仍占据C位。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刚性负债成本引发市场对于寿险公司利差损的担忧。自2025年“开门红”以来,新上市的分红险、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数量越来越多,约占到新上市产品数量近四成,头部险企还在此类产品销售培训等方面做足功课,使其成为今年寿险市场新看点。
随着国内长端利率中枢持续下行,负债成本管理和投资收益的压力都持续增加,这引发市场对于利差损风险的关注,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上市险企管理层也就此回应了市场关注。
“从目前的资产配置看,投资能力都可以覆盖负债成本,不存在利差损风险。”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华保险投资规模超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总投资收益率5.8%,综合投资收益率8.5%,同比大幅增长。
“无论是新单和存量,平安都没有利差损。”中国平安管理层指出,平安资产收益率一直是高于负债成本的。具体而言,存量业务的打平收益率始终小于2.5%,而且在持续地优化。截至2024年末,其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73万亿元,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综合投资收益率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中国人保管理层透露,公司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体寿险业务负债资金成本率已降至3.2%,较2023年末下降78个基点,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2024年,中国人保全年实现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同比增长86.2%;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固收资产投资收益率4.3%,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OCI(其他综合收益)股票投资业务收益率36.3%,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10.7个百分点。
2024年,上市险企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是其应对利差损问题的底气。面对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风险,中国太保管理层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投资研究和投资管理能力,持续打磨穿越周期的投资逻辑,完善长短结合、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平衡的评价方法,探索长周期的考核机制。同时推动双向奔赴,促进资产负债良性互动、高效联动,形成长效的机制。
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等多家头部寿险公司预计全行业分红险占比将达到50%以上。
针对这一发展目标,中国平安管理层近日表示:“在2025年的开门红中,分红险的销售表现还是不错的,基本符合预期。分红险过去曾是平安的主力险种,队伍中具有分红险销售经验的人员占比高,公司对于分红险销售有信心。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分红险推动策略,规划上新分红产品,推动分红占比继续提升。”
“在近两年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利用分红和万能产品与客户共担利率风险的机制,有效降低公司刚性负债成本。均衡的产品结构使得平安的负债成本非常有灵活性,且持续降低。”平安管理层认为,以平安目前的投资回报业绩和投资组合,有信心在今年及未来为客户在分红险上带来超越市场平均的投资回报,进而增强分红险的竞争力。
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把推动分红险转型放在战略高度。“(分红险)从一季度的市场来看也是有空间的,也是有一部分客户认可的。所以公司在反复研判之后,我们定了相应的计划,要切实根据市场的变化,确保公司在战略方向上,在业务策略选择上不走偏,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一季度,我们为提高分红险的内外勤技能水平做好了准备,二季度就会进一步加大分红险的销售,在有准备、有技能之后,更好地发展好分红险业务,确保分红险的转型能够成功。”
人保管理层也表示,加大分红险等收益浮动型产品业务推动,丰富分红及万能险产品供给、增强浮动收益型产品销售能力,借助利率风险共担和收益分成机制,合理分散利差损风险。同时结合投资收益情况,审慎确定分红及万能结息水平,在保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有效管控负债成本。
加大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推动,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自2025年“开门红”以来,各家保险公司不断推出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保通社梳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发现,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共上新170余款,其中分红型、万能型的人寿保险占比近四成。此外,在120余款年金保险中,分红型、万能型的年金保险46款,占比也达到了36%。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和长寿时代,寿险成为客户刚需,以寿险为基础可构建更完善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头部险企将采取什么样的产品策略,抢占寿险市场的高地?
在长端利率持续下行,预定利率动态调整的大背景下,太保寿险管理层表示,2025年寿险公司将围绕客户健康、养老、财富多元化需求,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健康养老保险产品体系,强化产品推动和资源配置,多措并举优化产品结构。
在产品供给方面,持续提升研发的全面性和创新性。一是契合目标客群需求,构建多元产品矩阵,探索以分红型产品为核心的浮动收益型产品创新,丰富商保年金产品供给,创新健康保障型产品供给。二是夯实定价基础,发挥定价技术优势,把握客户需求分化中对失能收入、中端医疗、长期护理等业务的增量机会,在产品推动方面深化各环节的联动,强化资源配置迁移。
“在低利率时代,应该更加关注传统保障保险功能的发挥。”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比如定期寿险、健康险、医疗险等,对于利差依赖相对比较低,对于保险公司自身的保险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比较强。在提升投资能力的同时,提高对健康险等销售和管理的能力,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也可以丰富公司利润的来源。
中国人寿管理层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的多元发展,包括形态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尤其是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也在不断地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截止到目前,公司业务形态进一步丰富,浮动收益型产品和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转型成功。公司整体业务保持平稳发展,市场领先地位稳固。“我们在不断统筹规模、价值、效益、速度、结构、质量、安全,多目标发展是应对未来利率环境的必需之举。”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推荐
百洋医药7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约157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百洋医药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约3.6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70.22%。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
2025-07-22 09:54:00 0
2025年7月16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如约启幕,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齐聚一堂。首次参会的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讲。链博会开幕式上,黄仁勋没有穿他那件标志性的皮衣,而是身着唐装,并用中文开场
2025-07-21 07:54:00 0
7月18日,据浦银理财披露,该公司发行的悦丰利增盈183号理财产品认购期为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7月24日,发行规模上限为50亿元,下限为0.1亿元。A类份额认购起点金额为1元,B类份额认购起点金额为50万元。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风险等级为R2较低风险,产品期限1056天,A类份额业绩比
2025-07-19 13:32:00 0
7月16日,网红名师张雪峰发博宣布公司开始放暑假:“别人家公司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公司,到点放暑假!!今年暑假19天。”据此前报道,1月2日,张雪峰发文表示:上4休3的好处已经显现出来了,我们公司实行两年了啊。2023年6月,据媒体报道,张雪峰在公司开会宣布将实行“上二休一,上二休二,周三休息,工资待
2025-07-16 14:36:00 0
7月11日,河南南阳15岁女孩七七因一段素颜街拍视频意外走红。视频中的七七带着点孩子气,素面朝天,但网友夸她“电影脸”,神似年轻时的张柏芝、杨颖等女明星7月15日,数据平台显示,12日时“七七”粉丝量为5328,而15日已达14.3万,涨粉近14万。七七视频走红后,很多网友@于正。15日,于正发文称
2025-07-16 09:0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