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晚上睡觉前,会不自觉地将手机放在枕边或床头柜上。长辈看到了经常会说:手机千万不要放枕边,有辐射,会致癌!可信吗?手机放枕边会致癌?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能证明手机辐射会导致癌症。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像医院的CT、X光就属于电离辐射,超过一定剂量会对我们健康造成危害。而手机在使用时发
2025-09-08 10:30:00 0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夏铭、林晓丽)一笔8000多元的本金仅逾期7天后,就产生了170多元的罚息。近日,信用卡用户李小姐表示,前几天仔细查看这几个月的信用卡账单,非常意外地发现有一笔170多元的循环利息,打客服电话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逾期还款的罚息,年化利率高达18.25%,而且是从消费日开始计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信用卡使用规则多,一旦不留意就会陷入其高息规则。
逾期还款将被全额罚息年化利率高达18.25%
李小姐告诉记者,她的某银行信用卡还款日是每月25日,但因春节事务繁忙,她直到2月1日才想起还款。起初她并未在意,认为逾期几天的利息应该不多。然而,当她发现170多元的罚息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客服解释称,这笔罚息包括20多元的违约金和150元左右的利息。客服进一步说明,一旦超过三天宽限期未还款,银行将开始计收罚息。值得注意的是,循环利息的计算周期是从消费日开始,而非从还款日当天起算,且日息高达万分之五。
“准时全额还款就能享受免息;未准时全额还款,则会被收取利息,计息周期是从消费日起息而非还款日后起息,日息多数为万分之五,对应年化利率为18.25%。”资深信用卡观察人士董峥特别提醒,如果只还部分款,大部分信用卡在逾期后都是按照当期账单的全额来计算利息,而并非是未还金额。
董峥还提到,银行通常提供“容时容差”服务,即3天还款宽限期和100元以内的容差服务。如果未还金额≤100元人民币,且在宽限期内完成还款,银行会视同全额还款,不会产生逾期记录或额外费用。
信用卡提现及分期存高息“陷阱”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信用卡相关投诉量已突破39万条,除了逾期利息费用复杂外,分期和取现等利息成本高等问题成为了信用卡收费投诉的主要问题。
作为信用卡还款方式之一,最低还款指只需偿还账单上规定的最低金额,但隐藏着较高的利息成本。采用最低还款不能享受免息期,与逾期还款一样,最低还款自每笔账款记账日起就按日计息,采用全额计息规则,日利率万分之五,最高年化利率约为18.25%,直至每笔账款还清为止。虽然最低还款不会产生逾期记录与违约金,但万分之五的日利率在现实操作中往往会演变成高昂的实际利率,使得真实的借款成本高出许多。
除了最低还款,信用卡分期也是信用卡常见的还款方式。许多持卡人容易忽略分期手续费的实际年化利率,例如常见的“每期分期利率0.6%”,表面年利率仅7.2%,但由于每期都在偿还本金却持续支付全额手续费,实际年化利率往往超过13%。例如分期1万元12个月,总手续费720元看似不高,但其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可达13.76%。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银行分期账单若选择提前还款可能收取违约金。因此,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一次性还款。
有银行信用卡相关人士提醒,信用卡提现与刷卡消费存在本质区别,刷卡消费有免息期,但是取现不仅需要支付手续费,还可能叠加高额利息。记者查阅多家银行信用卡章程发现,取现手续费通常为取现金额的1%至3%,最低收费每笔2元至10元不等。若透支取现,利息将从交易日起按日息万分之五计收,且取现本息按月计收复利。更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中多缴的资金(溢缴款)不享受存款利息,部分银行甚至对溢缴款提取现金仍收取手续费。因此,消费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信用卡取现。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推荐
很多人晚上睡觉前,会不自觉地将手机放在枕边或床头柜上。长辈看到了经常会说:手机千万不要放枕边,有辐射,会致癌!可信吗?手机放枕边会致癌?目前,没有足够的研究能证明手机辐射会导致癌症。辐射一般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像医院的CT、X光就属于电离辐射,超过一定剂量会对我们健康造成危害。而手机在使用时发
2025-09-08 10:30:00 0
从今天起,国家为消费者准备的“贴息红包”正式上线。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符合条件的消费贷款并真实用于消费,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举个例子,在政策执行期内,小李申请了一笔5万
2025-09-01 07:21:00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浦银理财、浦银安盛基金协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隆重举办。在下午主题论坛“与波动共舞,解决多元资产配置之路”的圆桌会议上,浦银安盛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监曹治国分享了其对低利率
2025-08-19 12:30:00 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通讯员 马登华 2025年8月11日19时,定西公路应急保障“尖兵”突击队员们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看到一位大娘正弯腰在院中晾晒衣物。她抬头看见身着“甘肃公路”字样红色应急抢险服的一行人,先是一愣,随即眼神像被点亮了似的,沾着水渍的手在衣服上抹了又抹,快步迎上来:
2025-08-18 10:07:00 0
一段始于聊天软件的"甜蜜情缘"在一夜视频裸聊后化成诈骗陷阱受害人被迫支付近4.5万元"封口费"一场精心设计的复合型诈骗浮出水面8月初,家住横沙岛的曹先生在某聊天软件邂逅了一位善解人意的“红颜知己”。数日热聊后,8月5日晚对方向曹先生发出视频邀请,在暧昧氛围诱导下,双方进行了大尺度的视频互动。让曹先生
2025-08-16 00:0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