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铁“泡面”之争 规则之外更需平衡与体谅

2025-07-22 15:12:00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近日,“12306回应高铁不要食用方便面提醒”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有网友发现,高铁车厢提示“旅客在乘车期间,请不要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12306客服表示,不含加热包的普通方便面可正常携带上车,但建议乘客选择味道较小的食物,以免影响他人。这一回应,让高铁上能否吃泡面的争议再度升温。

规则的设立旨在维护整体环境与秩序。从公共空间管理角度看,在高铁这样人员密集、相对封闭的公共空间,空气流通性不如室外。而泡面的气味浓郁,在车厢内易长时间残留,可能给其他乘客带来不适。特别是对于一些对气味敏感的人群,泡面味可能引发恶心等不良反应,过往因泡面气味引发的乘客冲突也屡见不鲜。因此,从维护公共空间环境和大多数人舒适度出发,限制食用气味浓重食物是一种文明引导,旨在提升整体乘车体验。

但规则在执行中,如何在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正如有部分网友认为,吃泡面是个人自由,只要不妨碍他人正常生活,就不应被过度限制。并且在长途旅行中,泡面方便又实惠,是不少旅客的饮食选择。如果禁止食用,旅客可能只能选择高价的高铁盒饭,这无疑增加了出行成本。的确,对于许多预算有限的乘客,如学生群体、外出务工人员等,泡面物美价廉、方便快捷,是旅途中果腹的经济之选,简单地一“禁”了之,就忽视了这部分群体的现实需求。

这就要求铁路部门在规则细化与执行时,应充分考量不同乘客的实际情况,比如优化餐食供应,提供更多平价且美味的选择,减少乘客对泡面的依赖;条件允许时,设置专门饮食区域,满足食用气味较大食品乘客的需求。对乘客而言,也应增强公共意识,在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多换位思考,顾及他人感受。若自身对气味敏感,在遇到他人食用泡面时,也可理性、友善地沟通,或向列车工作人员反映,避免冲突升级。

这场高铁上的“泡面”争论,是对公共空间规则与包容的思考。唯有铁路部门不断改进服务、广大乘客持续增进文明共识,才能在保障个体权益的同时,营造和谐、舒适的公共出行环境,让每一段高铁旅程都承载愉悦与尊重。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