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东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各镇结合自身地域文化及公共空间,积极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圩镇客厅。今天就来打卡一下,阳东部分圩镇的美丽圩镇客厅,感受阳东圩镇的独家记忆,发现家乡不一样的美。北惯镇:1400平方米的生活万花筒北惯镇综合文化站自1995年在北平大道建
2025-07-27 20:05:00 0
“旧州古镇生活气息浓郁,没有过度商业化,是我想要的感觉。”4月7日,记者在安顺市旧州古镇遇到摄影爱好者严枫,他热情点赞旧州的风土人情。
旧州古镇位于安顺市西秀区,整体呈现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石板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2008年,旧州古镇被列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旧州古镇
旧州之“旧”何意?当地流传的一句话可以简要概括:“先有旧州后有安顺”。旧州,原名安顺州,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一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为安顺州治所。明成化年间,州府迁往安顺城,曾经的旧址便被称为旧州。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屯堡文化在此沉淀。随着“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的进行,明朝军队在贵州安顺屯军屯田、建城戍边。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许多江淮军民落户于此,并在此建造房屋、开垦田地、繁衍生息,形成自成一脉的屯堡文化,旧州古镇也成为屯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漫步今日旧州,仍能清晰感受到那份历史馈赠。古镇民居、古建筑临街而立,街两边各一条石渠,清澈的流水顺街流淌;两三进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前,有雕刻精美的垂花门楼,在木制的窗棂、门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红红的灯笼高高挂着,各式旌旗随风飘动……
非遗体验馆里的古法造纸
2013年,旧州古镇景区开始改造,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在房屋翻新上,除了朽坏难留的部分,房屋格局、百年老墙等能保留的部分全部保留。
“在改造古镇时,我们严格遵守修旧如旧原则,维持古镇原有的街巷布局和尺度,不随意拓宽或改变道路走向,保护石板路、青砖墙等传统铺装和墙体,让屋顶门窗装饰等细节更符合当地特色。”旧州镇副镇长吴小珮介绍。
在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期间,与会嘉宾走进旧州古镇,看到身着凤阳汉装的屯堡小嬢嬢穿梭往来,嘉宾们感慨万千。“原貌保护做得很到位。没有用现代工艺破坏肌理,屯堡还在。”浙江城建乡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寿葛平说。
古镇的文化传承不只停留在建筑保护,更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生。旧州古镇在进行“修旧如旧”保护同时,依托当地屯堡文化资源,深挖文旅内涵,积极推进文旅融合。
去年,在旧州镇政府的引进下,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安顺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鲍波将工作室搬至旧州古镇,以手工艺品讲述屯堡故事。鲍波的工作室窗前贴满了旧州古镇的绘画木板,屋内摆满了与屯堡有关的文创,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所有的文创产品中,小脸子文创系列最受游客欢迎,高峰时期一天能卖50多个。”鲍波说。
鲍波在工作室与客户交流。受访者供图
随着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旧州古镇的探索之路越走越宽。据统计,2024年旧州镇全年接待游客19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410万元,同比上升3.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
相关推荐
近年来,阳东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各镇结合自身地域文化及公共空间,积极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圩镇客厅。今天就来打卡一下,阳东部分圩镇的美丽圩镇客厅,感受阳东圩镇的独家记忆,发现家乡不一样的美。北惯镇:1400平方米的生活万花筒北惯镇综合文化站自1995年在北平大道建
2025-07-27 20:05:00 0
数智黔行・电竞筑梦”,首届Z世代(中国、东盟及日韩青年)多彩电竞大赛暨贵州高校电竞联赛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大赛由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主办,旨在搭建起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青年之间的电竞文化交流桥梁,同时大力推动贵州高校电竞事业的蓬勃发展。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多所有影响力
2025-07-25 01:24:00 0
7月22日,记者从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25数博会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数据局一起,按照“部省市三方联动”的机制,齐心协力地推进筹备工作。着力于展示一批前沿产品贵州举办数博会,一个很重要的目
2025-07-22 14:27:00 0
◎星沙时报全媒体记者 邬振近日,2025第二届“金童奖”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暨首届中国(澳门)国际动画电影节传来喜讯,由湖南万一文化有限公司、湖南宏源文化有限公司、湖南芒果影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儿童励志电影《踢出个未来》斩获“优秀影片奖”,成为本届电影节中一道亮眼的 “湘味” 风景线。《踢出个
2025-07-21 21:43:00 0
中新网7月21日电(记者 谢艺观)“中国形意拳(心意六合拳)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为形意拳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将为形意拳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近期,中国形意拳(心意六合拳)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立项暨开题研讨活动在山西永济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万建中表示。
2025-07-21 20:16: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