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推出专属信用贷助力低空经济发展贷款额度从三百万元到一千万元不等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焦磊)近日,衡水市桃城区航空飞行营地里,一架蓝银相间的轻型运动飞机引擎启动,一飞冲天。中体飞行衡水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明说,公司刚收到300万元低空经济发展支持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目前,衡水市低空经济产
2025-07-17 00:21:00 0
编者按: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今年,湖南全面部署实施“七大攻坚”,深入推进“环境优化提升攻坚”,吹响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号角。
为进一步学习借鉴全国先进省市经验,助力湖南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湖南日报派出记者,近期实地走访浙江、上海、安徽等地,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湖南学什么》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全媒体记者 张尚武 郑旋 王亮
浙江经验
一号改革工程
2023年以来,浙江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列为“一号改革工程”,通过深化改革来处理好政府、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放活市场内生动力,叠加政府整体合力,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高度协同、密切配合,从而形成浙江发展的整体活力和强大韧性。
记者观察
三月的杭州,烟雨西湖,美景醉人。
今年春节后,DeepSeek横空出世,引领西湖边的“六小龙”火热出圈、刷屏全球,被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六小龙”为何出现在杭州?是什么样的环境,引来“小龙”扎堆?“科技之城”“创新浙江”成为关注的焦点。
西湖边,人流熙攘。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团,观看“西湖景”,感悟“开放、包容、创新”的内涵,探寻浙江发展的基因密码。
顶层设计:政府造环境 给足阳光雨露
“‘六小龙’突然火起来,并非偶然。”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首席专家冯锐称,这是多年来浙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晶,是阳光雨露与时间共同浇灌的成果。
“六小龙”属于科创企业,大都是年轻人、大学生创业,闯劲十足。冯锐称,从行业和人群看,“六小龙”出现在杭州,便不难理解:杭州“无事不扰”的环境和数字经济生态,对他们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浙江都是全国营商环境的“尖子生”。2023年起,浙江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悉心培育创新创业友好型营商环境。
具体操作上,以问题为导向,顶层设计发力,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撬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如何让企业进一扇门,能办各类事?通过层层打造“新平台”,依托各地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在杭州市钱塘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人才、科创、金融、开放、法治等窗口都有相关部门派人轮值,“板块+后台”模式整合提升,各个部门形成合力,保障企业进一扇门、享受一站集成服务。
如何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依托数字化改革成果,打造线上版的“政策计算器”,把政府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给企业,让政策直达快享。
开发AI眼镜的灵伴科技,落户余杭区不久,公司高管就收到手机短信,提示公司申报“小巨人”企业有奖补。资料网上填报仅8分钟,300万元资金即到账。
对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如何高效闭环解决?政府组建涉企问题协调专班,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打开通道、找到接口,明确标准、高效解决、闭环运行,让企业“不找书记找机制”。
德清县实行“三长兜底办”,每周三县长、局长、乡镇长到园区开现场会,听企业反映问题,要求“问题清、责任清、措施实”,解决过程记录保存。在这里,企业遇到难题,无需“找熟人、靠关系”。
营商环境好不好,最终由企业说了算。浙江邀万家民企评价,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在钱塘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这句标语挂在大厅的醒目位置。这种理念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奔涌,全省平均每6.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近七成。
智库参谋:找准参照系 对标世界一流
杭州市环城西路33号,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掩映在绿树之中,担当全省营商环境改革的“智囊团”。
中心下设营商环境部,首席专家冯锐带领13名高学历专业人员,每天监测营商环境指标,找差距、明方向、促发展,当好决策参谋。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监测云图。”“智囊团”成员郑怡告诉记者,园区反映的问题和企业网上投诉,都对应评价指标,反映到云图上,呈现绿、黄、红三种图斑,各市县的营商环境优劣一目了然。
在这里,每天系统扫描先进地区营商环境数据,专家筛选后,推送到相关厅局和地区。冯锐说,过去,浙江在一些指标上,离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仍有距离。
例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手续,浙江多于香港;开办企业,浙江比新西兰费时;企业破产办理,和芬兰比还不够完善……这几年,浙江大力推进“一号改革工程”,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从国内来看,浙江的多数城市与上海、深圳、苏州等地相比,在涉外法律、政务服务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对标国际一流,冯锐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从开办企业用时,到获得电力、信贷的便捷程度等数十条指标,一一对比,形成“参照系”。
锚定国内最好,团队扫描先进地区的最佳实践,做好转化工作,形成优秀案例定向推送。这几年,冯锐团队从2000多个案例中,精选了100多个供相关单位参考。
“专家献计,有例可循,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衢州市营商办改革二处处长何国忠介绍,衢州的“直达快享”模式、“工业购”模式迅速落地,并推广到全省。
温州“数据得地”、宁波“信用赋能”、平湖涉外“一类事”等改革,都得到专家团队参谋指导,不断完善推广,成为有全国影响的经典案例。
机制松绑:容错有温度 为担当者担当
推进“一号改革工程”,进之愈深,入之愈难。
对浙江而言,营商环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甚至无人区。许多领域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和制度体系变革,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更加突出。
这意味着,改革的风险增大,一不小心难免有过失。推进“一号改革工程”,如何保持敢闯的勇气和锐气?浙江在容错机制上下功夫。
长期吃“改革饭”的浙江,一直鼓励各地在容错纠错机制方面开展探索实践,保护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2023年,省里又正式出台《浙江省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从6个方面规定了21种具体的容错情形,给敢闯敢拼的干部吃“定心丸”。
例如,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中,突破常规和惯例,大胆探索新型机制和模式,出现失误错误的,属于容错情形。对这种情况,只要在法纪的底线红线之内,不是明知故犯、没有谋取私利、未造成严重后果,经认定后可以容错。
“《办法》宽严相济,对‘该容’的大胆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冯锐说,容错机制为改革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体现了政策的温度。
“过去干不干事无所谓,现在就怕干不成事。”德清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徐娟告诉记者,过去大家坐等企业反映问题,现在主动下到一线找问题。
找准问题就好办了!与相关部门研究破解之法,对破解的普遍性问题,提炼成案例加以推广。徐娟说:“有些问题破解了,大家感觉特别棒。每次成功后,都要兴奋好几天。”
经验启示
从用户思维出发
浙江的“一号改革工程”,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见效,用户思维贯穿始终。
顶层设计上,当时考虑得最多的三个场景:假设企业要去企服中心办事,如何让企业能把事情办好,还可以办成自己没想到、但后面还是要办的事?假设企业要享受政策,如何让企业不用自己去研究政策,而是用“政策计算器”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实现直达快享?假设企业有了问题,如何让企业多渠道反映,政府第一时间介入,高效闭环解决?这就是从用户思维出发,通过改革把场景变成现实,为企业提供增值化服务。
对新入驻企业,政府有专人服务,办手续“最多跑一次”;政府与企业打交道,严格遵守“无事不扰”;对必需的环保、消防、安全等检查,相关方面实行联合行动,最大程度减少次数……这些举措,政府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企业可感可及。
政府与企业心连心,企业为地方发展冲在一线打拼,政府、市场、社会一起提供配套服务,彼此温暖、相互成就,政府造环境,企业造财富,从而孕育出一流的营商环境。
相关推荐
衡水推出专属信用贷助力低空经济发展贷款额度从三百万元到一千万元不等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焦磊)近日,衡水市桃城区航空飞行营地里,一架蓝银相间的轻型运动飞机引擎启动,一飞冲天。中体飞行衡水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明说,公司刚收到300万元低空经济发展支持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目前,衡水市低空经济产
2025-07-17 00:21:00 0
【来源: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_基层动态】为规范医疗美容、生活美容等行业市场经营秩序,提升行业合规经营意识,近日,阳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药物警戒中心深入医美机构、美容美发机构等单位,开展“帮扶指导+法律科普”行动。以科普宣传、引导规范为出发点,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精
2025-07-16 15:58:00 0
南阳网讯(全媒体记者轩雪麟)七月盛夏,暑热正酣。7月14日上午,一场温馨的“盛夏送清凉 情系敬老院”捐赠仪式在南阳家电大世界广场举行。卧龙区民政局及区慈善总会负责人到场见证,格力、海尔、海信、美的等知名家电品牌厂商代表共同参与,为这场爱心行动增添了更多温暖。仪式现场,捐赠的防暑家电和生活用品整齐陈列
2025-07-15 15:16:00 0
为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金昌市人社局于7月10日在金昌市人民文化广场举办了“才聚金昌 智创未来”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不仅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更致力于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为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才聚金昌
2025-07-13 16:56:00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对于生物医药产业而言,自2021年年末袭来的资本寒冬,在2024年持续蔓延。这一年,中国新药融资案例数为811件,融资总金额达73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案例数下降38%,总金额下降33%。中国单个项目投融资金额也从2020年高峰时期的0.31亿美元下降71%至
2025-07-13 09:09: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