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稳外资政策持续落地显效,不少标志性外资项目迎来新进展,带动我国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增资 投产 扩建外资高科技项目加速落地近期,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在广东惠州正式投产。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采用绿色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35%。项目投产后,
2025-07-27 12:10:00 0
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金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当前,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突破,而科技创新要发挥其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必须经由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桥梁纽带。近日,湖南师范大学与益阳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湖南未来光电技术研究院,将围绕国家信息技术战略重点方向,以智能交互技术为核心突破口,打造集技术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此举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有助于将光电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成效。 抓科技创新,应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地方、高校和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优优联合,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切实推动产教研融合发展。 一是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积极推动高校与产业园区和企业联动,深化地校企协同融合发展,探索“政府+高校+企业”“产业园区+高校”“企业+高校”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挂帅”等面向需求的合作机制。企业应主动发挥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联合高校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开展科研攻关。高校则要根据产业需求侧技术清单,着力整合学科资源、科技平台与人才优势,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痛点”“难点”“堵点”,推动科技成果顺利跨越产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三个台阶,实现从研究所、实验室、试验田等走向大市场。 二是要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各地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大学科技园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新型校企合作研究院等,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立面向科研人员、科技企业和终端用户的全周期对接、一站式服务体系,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全链条,开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直通车”。高校要充分依托大学科技园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四个面向”践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联动,着力将自身打造为创新创业高地、人才集聚洼地、技术转移重地,促进科技成果高效高质转化、新质生产力加速精准形成。 三是要健全成果转化评价和激励机制。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成果评价导向,高校应建立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制度,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应探索实施“人才旋转门”制度,给到企业任职创业、指导技术攻关的教师保留校内相应待遇,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相应地还应主动吸收企业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政府需组织由行业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第三方评估团,科学、客观评价科技成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登记、收益分配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研发型企业的免税减税力度,提高研发人员收益占比,让更多新技术落地生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欧阳文芳 龚 民)
相关推荐
今年上半年,我国稳外资政策持续落地显效,不少标志性外资项目迎来新进展,带动我国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增资 投产 扩建外资高科技项目加速落地近期,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在广东惠州正式投产。此次投产的一期项目采用绿色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0%、温室气体减排35%。项目投产后,
2025-07-27 12:10:00 0
下午五点多钟,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开业不久的健身中心里热闹非常,刚刚下班的企业员工们正在这里挥汗如雨。这处六百多平方米的厂房曾经是园区里闲置了两年多的“老大难”。老厂房变身健身中心,缺的不是有意投资的企业,而是灵活的合作方式。传统的租赁模式需要合作方一次性拿出大笔启动资金,这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华明高新
2025-07-27 10:29:00 0
7月24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发布消息:酒鬼自由爱50%的产量分配到胖东来帮扶企业!胖东来今年自有品牌60亿元左右产能、30亿元分配到帮扶企业、助力超市行业健康发展!昨日,记者了解到,胖东来正加速布局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核心聚焦民生供应与食品安全。 目前,关于自营奶粉的具体产品细节、合
2025-07-24 16:26:00 0
数据无言,却最雄辩。 它既能看“形”,也能观“势”。 最近,各省陆续提交2025年上半年经济答卷。 吉林,亦在其中。 翻开吉林成绩单,第一印象就是“亮眼”。 上半年吉林省GDP同比增长5.7%。 这一核心指标背后,还“藏”着吉林经济韧性和活力。 装备制造业势头良好,现代服务业增速较
2025-07-24 14:31:00 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鹏通讯员 梁永高 范小青厂房刚刚开建10余天,总额超过6000万元的订单送上门来——什么项目如此“炙手可热”?故事从2025年1月说起,襄阳市襄州区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史浩来到襄州区双沟镇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该产业园聚集着正大、盼盼等12家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024年产值达到44.8
2025-07-23 09:45: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