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而被告郑某忠则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增加客户在原告平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抢票“外挂”软件也
2025-04-30 07:22:00 0
江德斌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而被告郑某忠则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增加客户在原告平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
抢票“外挂”软件也被称为“抢票神器”,广泛用于抢购火车票、演唱会票、热点景区门票、大学预约号等。其本质是利用软件模拟人工操作,通过自动化填写信息、高频次反复提交,以远超人手的速度提高抢票成功率。
这些活跃在市场上的抢票软件,不但扰乱了市场秩序,还产生了社会负面效应。首先,破坏了先到先得的购票原则,对大多数购票者而言不公平。其次,由于抢票软件的介入,商家平台会出现大量超出人为正常操作的下单请求,从而导致平台系统负载增加,响应速度变缓,拉高经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因抢票难还会导致普通用户体验变差、黏性降低,有损商家收益及声誉。
此案的判决亮点还在于,法院精准戳破了“技术无罪”的伪命题。被告辩称抢票软件是“技术创新的公平竞争”,但法官一针见血地指出:抢票软件的原理是模拟人工购票请求,提高信息提交速度与刷新频率,并无技术含量上的创意和进步。也就是说,抢票软件不属于当下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其实质是技术滥用。
此案将“抢票神器”判定为不正当竞争,乃是明确使用抢票软件牟利属于违法行为,有助于依法打击“黄牛”,防止“抢票神器”泛滥,维护市场公平。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相关推荐
江德斌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一例“抢票软件不正当竞争案”引发关注。该案原告是一家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而被告郑某忠则在某二手购物平台售卖针对原告App的抢票“外挂”软件,增加客户在原告平台抢票成功的概率。这起案件被认为是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抢票“外挂”软件也
2025-04-30 07:22:00 0
“同一场直播,老用户下单贵30元”“优惠券电影票比线下还贵6元”……近期,多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在直播间购物时遭遇“大数据杀熟”。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是商家利用算法对高频消费者实施差别定价,购买同一商品,老用户或常购客户往往需支付更高价格。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销售、
2025-04-29 07:51:00 0
五一假期将至,酒店民宿毁约再度成为热议话题。日前,“提前两个月订酒店五一住不了”的话题冲上热搜。近日,南京、海口、苏州等多地监管部门发文告诫酒店、民宿经营者规范“五一”节日期间市场价格行为,严格履行预订承诺,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对已生效订单擅自毁约提价,侵害消费者权益,否则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2025-04-28 00:21:00 0
近日,内容为“从4月起至6月30日新疆各大5A级景区门票统统免费”的信息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流传,引发网民关注。经向有关景区核实,均未实行类似优惠政策,此类信息涉嫌个别旅行社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
2025-04-27 10:07:00 0
创新建立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建议快速办理机制,目前,省人大常委会已与省12345热线运营中心搭建了电话和代表履职平台的办理模式。达州市作为首个试点单位,已经完成了五级人大代表数据和所有代表家站的录入,并先行先试开展工作。
2025-04-25 21:33: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