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主题大会上,长城战略咨询重磅发布2025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揭示中国科创未来之星企业发展的新现象与新趋势。2025年共有80家科创未来之星企业。北京和江苏各拥有21家,并列全国第一。其中,苏州拥有11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二;南京拥有7家排名第三;此外,无锡、常州两市
2025-09-11 15:16:00 0
系列政策措施破壁垒、疏堵点、强信心——
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不久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部署,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更多利好。
有力提振市场信心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民营经济不仅规模大、分量重,还有不少新亮点可圈可点:民营企业在我国企业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占比均达92%以上;在出口强劲的“新三样”中,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已从2018年的28家增加到34家。
“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信心方面,政府今年将全力推进多项工作。”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落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抓环境、减负担、优服务”三大举措,特别是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关注的融资问题,“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持续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多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接回应了民营企业在投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难点痛点堵点,一系列政策举措显著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民营企业家创新创造的干劲和活力。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法规、资金支持等“硬支撑”,更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法治环境等“软支撑”。
前不久,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其中,草案二审稿新增的“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款”等多项规定,引发各方热议。
舆论普遍认为,把党中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战略部署转化为制度保障,这场“政策入法”的立法实践,将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再加上2020年《民法典》确立的平等保护原则、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我国将构筑起较为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1月7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公布,对各地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导和阶段性工作要求。事实上,过去10多年来,我国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2000余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缩减幅度超过六成。
“随着一揽子关系长远的基础制度和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实施,重点任务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一批突出问题得到初步整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对稳定发展预期、释放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说。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去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破壁垒、疏堵点、提信心、优氛围,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截至2024年底,我们累计收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诉求2266项,已办结1097项。”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民说。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超过6000万户,它们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开展为期一年的“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帮助企业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将健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占比超过85%。这种创新势能的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晓兰说,只有不断强化政策落地落实,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才能激发出广大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再立新功。
民营经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发展起来的。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一路风雨一路歌,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民营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必将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报记者 顾 阳)
来源: 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
今天,在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主题大会上,长城战略咨询重磅发布2025科创未来之星企业,揭示中国科创未来之星企业发展的新现象与新趋势。2025年共有80家科创未来之星企业。北京和江苏各拥有21家,并列全国第一。其中,苏州拥有11家,位列全国城市第二;南京拥有7家排名第三;此外,无锡、常州两市
2025-09-11 15:16:00 0
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7个方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全省季度工作会议上提出47个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问题。“创新之问”既是时代的考卷,也是阜阳必须扛起的使命担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将省委“创新之问”涉及阜阳的
2025-09-10 16:40:00 0
文 | 一点财经编辑部 申请超过4000项专利,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二,年复合增长率167%——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一家成立不到六年的企业:海辰储能。近日,储能独角兽海辰储能赴港IPO连续引发媒体关注,而9月25日正是其港股递表失效之时,能否成功IPO备受市场关注,在众多舆论中,海辰储能的招股书和财务数
2025-09-09 19:07:00 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通讯员 喻非凡)9月5日,2025年“创客中国”湖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我市选送的13个项目再创佳绩,11个获奖项目囊括一等奖3个(共设4个),二等奖5个(共设10个),三等奖3个(共设18个)。企业组方面,湖南高创稀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
2025-09-06 12:34:00 0
红网时刻新闻9月4日讯(通讯员 伍朋成 罗珊)“今年我们的产品除了供应本地,还畅销广州、深圳地区,急需提升产能,得益于税务部门常态化的帮扶,我们企业及时享受了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公司也不断更新升级设备,加快研发创新步伐,降低工人工作量的同时,生产的网布品质和产能大大提升。”邵东市广聚贤纺织有限公司负责
2025-09-06 12:0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