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能力差距、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国气
2025-07-26 16:10:00 0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气象局28日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年,极地气温延续较常年略偏高趋势,南北极大洋海表温度呈上升趋势,极地海冰继续维持低位。同时,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
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79℃,较1991年至2020年气候均值略高0.05℃。其中,8月南极大陆大部分区域月平均气温高于1991年至2020年的气候均值5℃以上;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6.89℃,较1991年至2020年气候均值高0.65℃。
与往年相比,2024年年报增加了有关极地海洋表面温度的监测评估内容。年报显示,2024年南极海域太平洋扇区的海洋表面温度相比同纬度其他区域略高,夏季除威德尔海和罗斯海部分海域仍有海冰覆盖外,南极大陆沿岸区域的海冰几乎完全融化。北冰洋整体海表温度较常年偏高,但区域温差悬殊:巴伦支海创历史新高,楚科奇海则创下历史新低。
海冰方面,2024年,南极海冰范围年度最低值为197万平方公里,是史上第三低纪录。北极海冰持续偏少,最小值为421万平方公里,与2023年相当,位列历史第七低值。
此外,2024年,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上升;南极臭氧洞发展情况相对平稳,北极臭氧总量异常增多。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周国兵说,目前,我国已建成由南极中山气象台、长城气象站、昆仑气象站、泰山气象站、秦岭气象站,以及北极黄河梯度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等组成的极地气候变化观测体系,支撑开展南北极实时监测和天气气候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极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器和放大器,在全球热量、动量和水分交换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显著的地区,极地变化及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对全球气候系统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7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发布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多灾种(Multi-hazard)、预警(Alert)、零差距(Zero-gap)和普惠(Universal)。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能力差距、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国气
2025-07-26 16:10:00 0
北京市气象台23日23时发布:今天后半夜阴天间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5℃;明天白天阴天间多云,有分散性雷阵雨,南风二三间四级,最高气温30℃。今夜至明天上午有分散性雷阵雨,部分地区短时雨强较大,已发布暴雨蓝色和雷电蓝色预警信号,请注意防范。 来源:@气象北京
2025-07-24 00:03:00 0
月球背面样品返回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围绕这些样品已经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也为下一阶段开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2025-07-11 10:42:00 0
央广网南京6月28日消息(记者王姝姝)江苏省气象台2025年06月28日08时01分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南京、镇江、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宿迁、徐州、连云港等地区将出现强雷电,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8—10级雷暴大风。省应急厅(省防减救灾办)、省气象局提醒注意防范。今天白天到夜里,江苏全
2025-06-28 13:2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