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通讯员 陈凌波 许小康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湖北作为生态大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三峡库坝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确保“一江碧水永续东流”“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责任。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以来,一场场以“美丽湖北”为主题的
2025-07-21 07:31:00 0
“开始放流……”高音喇叭里一声令下,伴随着阵阵“扑通”声,30多万尾生态鱼苗争先恐后跳进水里,正式“落户”兴宁市合水水库,为水库生态注入“新鲜血液”。这一幕生动画面发生在3月13日,由广东省兴宁市检察院牵头组织的“增殖放流助修复 徒步巡库护生态”主题生态检察法治宣传活动现场。
水库生态功能的持续恢复,离不开兴宁市政府和兴宁市检察院联动保护生态的法治实践,也与梅州市检察院推动政府实施的公益诉讼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一场府检联动举措汇聚法治合力
兴宁市合水水库于1957年建成,蓄水总量高达1.16亿立方米,不仅承担着抵御洪涝灾害的重要使命,也是兴宁城区以及宁江两岸50多万群众的重要饮用水源和附近13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依托。
2024年底,兴宁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水库及上游流域存在非法捕捞、过度垂钓、养殖污染等破坏水库生态平衡、影响水质安全的行为。
“这些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我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先后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8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兴宁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林国云告诉笔者。
考虑到饮用水源系统治理难度大,为了汇聚生态治理法治合力,兴宁市检察院发挥府检联动优势,积极寻求党委政府支持。2025年1月,兴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在兴宁市检察院主持召开了合水水库及上游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会暨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诉前磋商会,并形成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各方监管职责,持续推进综合治理各项工作。
会后,兴宁市检察院向行政职能部门及水库上游具有属地管理职能的五个乡镇制发了检察建议书或磋商函,以检察建议或会议磋商形式,督促切实履行水库生态监管主体责任,强化库区联动巡查,合力守护“生命之源”。
一项治理措施落实体现监督刚性
为了强化检察建议刚性,该院持续跟进监督,确保建议措施一一落实,并协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镇政府会商研讨合水水库综合治理的具体方案。
——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制定水源保护联合执法行动方案、上游五镇水环境问题巡查方案、巡查“哨兵”工作方案,实行网格化巡查管理,组建整治专班、联动小队,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巡查频次,先后劝离垂钓人员超800人次,缴获非法垂钓渔具310副,开展行政处罚2宗。
——强化养殖污染治理。做好水源地上游五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生猪减栏等工作,关停、清理一批禁养区复养的养殖场、养殖设施,推动28家养殖户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对规模化养殖场、屠宰场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10宗、行政处罚20.5万元,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指导提升养殖户规范养殖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发布禁渔公告,及时公布非法电鱼等警示案例,深入水库周边社区、镇村发放宣传单3300余份,大力宣传禁捕禁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常识,构建公众监督举报长效机制,激发全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随着一项项具体措施落地,水库水质也持续好转。
由于合水水库蓝绿藻种类繁多,其总体分布和变化规律影响综合治理实际成效。梅州市生态环境局兴宁分局及时邀请研究所专家开展水生态环境安全评估、流域氮磷源汇特征识别等,并参与水库蓝藻综合防治工作,加密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水库水质变化情况。经8次水质监测,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流域上游部分监测断面水质明显改善,氮磷污染物指标明显小于去年同期水平,合水水库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好消息从专家口中传来,大家异常兴奋。
一笔专项资金落地彰显制度优势
2023年3月,在梅州市检察院的推动下,市府办印发《梅州市公益诉讼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专项资金的来源途径、使用范围、管理方式及监督办法,为有效解决公益诉讼履职中调查取证、鉴定评估、损害修复等相关的资金问题提供了方法途径。
2024年8月,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梅州首个公益诉讼异地复绿暨法治宣教基地在兴宁市叶塘镇彭陂村挂牌成立。该基地集生态修复、绿美乡村、诉源治理、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划分“案件补植区”和“生态倡导区”两个板块,依托彭陂河两岸4公里生态岸线,对无法原地修复的生态采用异地修复模式予以补偿修复。在“案件补植区”,已有近10亩新补植的阴香、红花紫荆、黄花风铃木等林木800余株,长势十分喜人。
“自公益诉讼专项资金账户建立以来,兴宁市检察院已累计入账近180万元,累计支出超67万元。为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在总结异地复绿基地建设经验基础上,针对合水水库生态修复实际情况,申请专项资金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林国云说,鱼类的规格和比例选择对生态恢复质量影响很大。根据专家建议,此次放流的每条鱼苗规格在200—250克之间。为了持续净化水质,行政职能部门还特邀研究所专家现场指导,按照1比4的比例投放鲢鱼、鳙鱼两种滤食性鱼类,使水库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持续改善生物群落结构、修复水域生态。
“检察机关使用公益诉讼专项资金,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投放适宜的鱼苗进行‘生物调控’,有效防止藻类大量繁殖,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对改善水库水质与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参加增殖放流活动的兴宁市合水镇党委副书记、兴宁市人大代表彭文燕为检察机关的充分履职给予点赞。
撰文:梁时禹 刘苑婷
相关推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通讯员 陈凌波 许小康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湖北作为生态大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三峡库坝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确保“一江碧水永续东流”“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责任。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以来,一场场以“美丽湖北”为主题的
2025-07-21 07:31:00 0
南阳网讯(全媒体记者轩雪麟)七月盛夏,暑热正酣。7月14日上午,一场温馨的“盛夏送清凉 情系敬老院”捐赠仪式在南阳家电大世界广场举行。卧龙区民政局及区慈善总会负责人到场见证,格力、海尔、海信、美的等知名家电品牌厂商代表共同参与,为这场爱心行动增添了更多温暖。仪式现场,捐赠的防暑家电和生活用品整齐陈列
2025-07-15 15:16:00 0
新华社记者 邓瑞璇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大坪镇上大塘村,一座“三堂二横”泥砖瓦结构的房子依山傍河而建。这座始建于清朝的房屋,是革命烈士黄文杰的故居。不久前,大坪中心小学的一群少先队员在这里上了一堂特殊的课。隔着数十年的光阴,革命先辈为家国、民族舍生忘死的身影跃然眼前。1902年10月6日,黄文杰出生于广
2025-07-14 03:34:00 0
本报讯 通讯员王泓 记者赫巍利报道 为助力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开幕,向广大市民呈现一场欢乐满满的视听盛宴,近日,大东区委宣传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举办露天公益喜剧电影放映活动。活动现场,大量市民早早来到现场,手持小板凳,在公园的露天放映场地有序就座,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随着灯光渐暗,电影的
2025-07-09 07:22:00 0
汪丽丽摄汪丽丽摄王春海摄王春海摄姚猛摄 北京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源子摄阎建庆摄 密云水库阎建庆摄 密云水库武辉摄夏秀卿摄夏秀卿摄温红征摄王建忠摄龚雪东摄马文晓摄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 姚猛,源子,阎建庆,武辉,夏秀卿,温红征,龚雪东,马文晓,王春海,汪丽丽
2025-07-05 12:34: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