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花溪区:蓝莓采摘正当时 “串”起乡村甜蜜产业链

2025-07-24 17:56:00

盛夏七月,花溪区高坡乡摆龙村生态蓝莓园迎来丰收盛景。漫山的蓝莓树上缀满深紫色果实,吸引市民游客前来采摘。花溪区依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水果采摘园,不仅带动周边乡村旅游,还成为村民增收“金果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在花溪区高坡乡摆龙村生态蓝莓园,一串串深紫色的蓝莓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来自广西北海的游客曹凌穿梭其间,摘下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放入果篮中。曹凌告诉记者:“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吃蓝莓,这里的蓝莓品质特别好,又大又甜又新鲜。已经待了半个月了,每年蓝莓季我们都会过来,一直吃到季节结束才回去。顺便还能避暑养生,这里气候宜人,对身体特别有益。”

该生态蓝莓园占地200余亩,种植了奥尼尔、米斯蒂等优质品种。依托高坡乡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有机质的自然优势,采用人工除草、物理防虫等生态管护方式,确保果实绿色无污染。每颗成熟的蓝莓直径达12至15毫米,果霜均匀,入口爆浆,甜度可达14°以上。当下正值盛果期,游客不仅能现场采摘、品尝新鲜蓝莓,还能以20元/斤的价格购买,尽享优质蓝莓的美味。


花溪区高坡生态蓝莓园负责人王福学介绍道:“现在每天大约有500人,周末可达800至1000多人。蓝莓分早熟和晚熟品种,采摘期从5月20日持续到8月底。今年亩产量在500到800斤之间,总产量超过十万斤,总产值约200万元。”

蓝莓园的火爆,有力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们在这里能吃农家菜、品烧烤,感受山野的浪漫与宁静。蓝莓产业已然成为村民增收的“金果子”,基地常年雇佣3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月收入增加2400元;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和分红,年增收15万元。此外,果园还与周边酒厂、烘焙坊合作,将蓝莓深加工为果酒、糕点等产品,产业链逐步完善。



据悉,近年来,花溪区以“花小莓”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蓝莓种植标准化、规模化。目前,花溪区蓝莓种植面积已突破5000亩,覆盖高坡、马铃、燕楼等乡镇,形成了集采摘、研学、康养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果树站站长陈林表示:“今年贵阳市计划打造50个最美采摘园。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广蓝莓、树莓、草莓等口感好、采摘体验强的品种,通过品种更新、增施有机肥和改善生产设施来提升水果口感。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果农加入采摘园的队伍,实现农民增收和市民体验提升的目标。”

记者:黄雷 罗晶

编辑:吴 芸

责编:杨倩倩

审核:曾 昕

终审:谢 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