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兰州市安宁区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04-07 10:02:00

原标题:科技硬实力锻造经济强引擎 安宁区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

走进创新工作室、触摸生产线热力、感受装备大升级,一场由创新驱动的变革浪潮正在安宁区奔涌。

近年来,该区积极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打通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让硬核科技从图纸跃入车间,锻造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打造校地协同创新典范

走进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示学院发展历程与科研成果的长廊,一组泛黄的老照片静静诉说着这所学院历经80年的办学传承。

“我们与中石油西部钻探、国网甘肃电科院等16家龙头企业建立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铺就了快车道。”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欧阳征健站在合作企业展示墙前介绍道。

他接着指向一旁的竞赛荣誉榜说,“通过校赛-省赛-国赛三级竞赛体系,近三年学生们大放异彩,斩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6项,还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7项,这也使得我们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领跑全省前列。”

为深入探寻学院的科研创新活力,记者来到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科研区。一间间办公室里,科研团队成员们正热烈讨论着项目方案,墙上挂满了各类科研项目进度表与技术路线图。

记者了解到,近5年来,这里承担了38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已获授权专利25项,发明专利3项,在油气藏开发、城市燃气输配等关键领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研究成果,科研经费累计突破1000万元。

“学院打造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已成为连接高校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的重要纽带。通过与塔里木物探处等企业的技术合作,多项成果应用于西部油气田开发实践。”欧阳征健说。

安宁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培黎石油工程学院的创新发展,为辖区能源科技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产教融合模式,正在成为校地协同创新的典范。”

建立工匠创新平台样板

在兰州中车公司,潘春望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始终秉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初心,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产品迭代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成功开展了多项重点车型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成果。

“在和谐机车检修资质获取过程中,电器部件检修装车评审是重要环节,我们团队昼夜奋战,收集各类重要电器部件评审资料千余份,保证装车部件全部符合资质,助力多型号机车顺利取得维修许可证,为重振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潘春望高兴地说,和谐机车检修资质获取是中车兰州公司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保证西部铁路装备运输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力点。

“在和谐机车受电弓攻关检修项目推进过程中,受电弓升弓装置的组装成为项目进展的最大阻碍,当时市场难以寻找相关组装工装直接使用,导致受电弓组装极易出现误差。经过可行性验证分析,团队决定自主研制受电弓升弓装置的组装工装,最终这一方案迅速得到公司领导重视并投入实施。”潘春望告诉记者,项目实施期间,他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研究、反复试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许多业内专家,自研的受电弓升弓装置的组装工装成功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并先后获得中国职工技协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和中国中车先进操作法荣誉,不仅为公司攻克了检修难题,更节省了大量成本。

目前,兰州中车公司在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阶段,潘春望工作室带头参与电器柜组装数字化生产线的搭建项目,实现了兼容多种型号电器柜流水化高效生产,生产效率提升30%,所在车间荣膺“兰州市数字车间”。

此外,潘春望还在公司开发海上风电、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产品时提供技术支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助力公司清洁能源装备从追风戈壁到逐梦“两海”,推动中车风电装备成为“立起来的高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有效引导了后辈积极参与各类攻关检修、技术创新和质量攻关活动,我们还要不断创新,让中车的技术更上一层楼,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潘春望如是说。

多年来,潘春望先后培养了20多名徒弟,其中高级技师2名、技师5名。截至目前,工作室已荣获10项专利、8项科技成果、发表论文20篇、提炼先进操作法8项,并培养出3名中国中车核心高技能人才。

专精特新企业信心满满

走进兰州众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火热的工作场景迎面而来,电焊声、敲击声、机械运行声细密而有序。

“去年,我们公司的核心产品——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用牵引机、张力机销量突破了200台(套)。目前,众科机械生产的牵张设备遍及国内电网建设单位,并在10年前就已经出口到苏丹、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助力了当地发展建设。”兰州众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禄和向记者介绍道。

“你看,这些是我们现在生产的设备,都已经实现智能化。”张禄和在车间边走边介绍,如智能液压牵引机、智能液压张力机、智能液压签张两用机、分体式张力机、车载式牵张设备、远程集中控制箱、可视化放线集控室、走板网络监视系统等。这一系列牵张设备完全满足输电线路架线施工要求,设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企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这20年来我们不断进步,并与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完成了多项技术研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现在的产品市场已经遍及国内外,去年,企业也入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张禄和对记者谈到,“现在正在规划的产品有新能源的牵张设备,预计在明年能够全部完成。未来,我们会不断加大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逐渐拓宽产品种类,让全系列产品在市场应用中获得认可。”

如今,安宁区的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从能源领域到装备制造,创新的力量推动着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安宁区通过这些创新主体的示范引领,不断引导民营企业把握时代机遇,抓牢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迈向新的高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美姣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