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交大设计“解码”海派建筑与文化传承

2025-04-11 18:46:00

作为海派文化的核心载体,上海的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精神,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在纪念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和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诞生100周年之际,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携手徐家汇书院共同策划“海派·承载”主题联展。展览以建筑为媒,融合多维视角与多元表现形式,展现海派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上海的Art Deco风格公寓及其公共建筑是近代海派建筑设计的代表性标志之一。它在建筑立面与室内装饰中出现阶梯形、菱形、V形、放射状等样式,强调秩序感与几何感,呈现华丽且古典的风格。这些建筑既承载了从世界各地来到上海的建筑师们精湛的设计技艺与理念,也记载了他们对来自五湖四海居民的生活画像。

展览效果图

“往昔 | Art Deco建筑”展区位于徐家汇书院,精选赛华公寓、毕卡第公寓、华盛顿公寓、上海交大工程馆等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区的经典建筑,以模型形式呈现。底座通过Art Deco的形式语言,将江南水乡园林中的桥、菱窗等要素进行转译与表达,形成江南文化托举摩登生活的总体意象,是对上海文化历史的艺术化表达,也是对海派文化的一种建筑学诠释。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依托历史文献,融合AI技术,再创作了Art Deco室内与上海早期的摩登生活场景,对建筑从室外到室内承载的人、社会和文化做了活化展现。

“再现 | 交大设计大楼”展区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设计大楼。“设计源起”从设计师的独特视角出发,多维度叙述上海交大设计大楼的创作脉络与艺术表达。“文脉延续”以沉浸式视觉交互技术构建时空剧场,让观众体验从江南水乡到交大设计大楼的时代变迁及人文赓续。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始终秉承“体用并举,设计大义”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设计类学科优势及资源,从第18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国际化表达,到衡复风貌区三维数字记忆库的建构,再到交大老图书馆的活化更新,以多元视角激活历史文脉,以公共美育连接城市生活,生动展现了交大深厚的人文传承。未来,设计学院将积极融合AI及数字化技术,探索文化遗产的创新表达,以设计赋能区域城市更新与文化再生,助力上海文化地标建设与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发展。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