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厦门再推二十条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09 09:45:00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庄如真 许雅苹)厦门再度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专项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近日,市科技局出台《厦门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聚焦研发创新、临床试验、检验检测、审评审批、入院应用等全流程关键环节,建立起多部门协同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若干措施》共20条,聚焦产业痛点堵点问题,结合产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提出全链条支持产业发展的措施举措,着力打造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据悉,《若干措施》与2023年出台的《厦门市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厦府规〔2023〕17号)形成互补,2023年版政策在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和产业化的力度上,目前仍处于国内第一梯队。本次出台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环境,特别是强化三医联动和产学研医用融合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保障,在全链条服务体系构建上保持国内第一梯队。

解读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厦门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以来,厦门制定并持续升级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经过多年的培育,生物医药产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面对当前行业竞争激烈、投融资困难等外部多重挑战,以及产学研医协同不够,研发与审评效率偏慢,市场推广力度不足等痛点堵点问题,《若干措施》从研发创新、临床试验、检验检测、审评审批、入院应用等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措施。

●研发创新阶段

重点在发挥重大创新主体引领作用方面推动更多高水平技术供给,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以多种形式支持公共技术服务提质增量和可持续发展,发挥创新在成果转化、产学研医协同研发中的牵引和支撑作用,同时推动健康医疗数据应用。

●临床试验阶段

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加大临床资源供给,推动医学伦理审查互认,提高临床试验启动效率,缩短临床试验时间。

●注册上市阶段

重点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完善审评审批工作机制,缩短企业办证时限。

●入院应用阶段

重点从加大医保支付力度,畅通向上沟通渠道,优化入院流程,制定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完善公立医院考核机制,推动创新产品示范应用等方面发力。

●完善产业生态方面

重点提出加强优质金融供给、促进通关便利化、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出海3条措施。

●加强服务保障方面

重点完善三医联动服务机制,加强省市区联动服务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亮点1 回应企业诉求关切 提出针对性措施

《若干措施》聚焦企业诉求及关切的问题,提出了众多针对性措施。例如,针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设备老化问题,提出给予平台新增设备投入的30%(最高500万元)补助;针对临床资源不足、效率不高问题,提出支持研究型病房建设,推动医学伦理审查互认,从流程上缩短临床试验申请时间,加快研发进度。

亮点2 多部门多角度发力 组合拳破解难题

《若干措施》联合多部门从多角度打出“组合拳”,化解产业常见难题。以入院难问题为例,新政提出医保、卫健、科技等部门加快省平台挂网及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时间,调整医保总额和医保支付考核指标、拓宽商业保险渠道、建立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加快药事会召开频率,开展创新药械应用研究等多条措施。

亮点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推动创新产品应用

根据《若干措施》,厦门将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医保、卫健部门充分调动和优化医保结算考核和公立医院考核体系,并建立医院使用创新药械的奖励补助机制,引导医疗机构使用新优药械,推动创新产品示范应用。

亮点4 创新举措优化模式 适应产业新趋势

针对产业发展新要求、新趋势,《若干措施》提出新的政策举措。如针对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新需求,提出构建“数据超市+数据沙盒”安全共享平台,并在海沧设立医疗数据服务点;针对创新产品应用,提出开展合作创新采购这一以创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广为一体的政府采购新方式;在成果转化方面,推广“创新联合体+创新中心+基金+产学研协同基地”的医产学研融合发展与成果转化新模式。

亮点5 贯穿产业全生命周期 打造全链条服务

此次新政进一步突出贯穿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服务,加强服务保障。例如,加强企业出海在临床、注册等方面的资源对接服务及出海涉外法务等服务,建立三医联动服务机制,推广海沧区企业“进不了窗口”事项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中心的做法。

来源:厦门日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