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多维度专业化关爱体系,延伸服务链条河北“爱心爸妈”志愿服务再升级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孙青)8月22日,灵寿县人民检察院迎来一批“小小检察官”。15名困境儿童在“爱心爸妈”的陪伴下,参观检察办案区、参与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聆听案例讲解、进行游戏互动,增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
2025-09-08 17:08:00 0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荔枝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每到荔枝大量上市季节,总会有关于"荔枝病"的报道出现。那么什么是“荔枝病”呢?我们该怎么愉快地吃荔枝呢?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杨超为市民朋友科普。
什么是“荔枝病”呢?"荔枝病"也称为“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征”,发病人群以4~11岁儿童居多,是一种因过量食用荔枝引发的急性疾病。患者在短时间食用大量荔枝后,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等低血糖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发冷、血压下降、抽搐甚至昏迷。
“荔枝病”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荔枝中果糖含量较高,人体在空腹或者短时间内食用大量荔枝后,果糖不能及时转化为葡萄糖,同时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分解血糖,从而导致出现“低血糖”症状。
其次,荔枝中含有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和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些毒素在未成熟荔枝中含量更高。正常情况下,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肝脏会通过分解肝糖原或通过糖异生作用(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稳定。而这两种毒素恰恰抑制了糖异生的关键酶,阻断了这一重要途径。因此,“荔枝病”是大量果糖和两种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儿童或者血糖调节功能差的人群,他们的身体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更弱。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后,体内原有的葡萄糖储备被消耗殆尽,而毒素又阻止了新的葡萄糖生成,从而更容易引发低血糖。脑组织对葡萄糖缺乏极为敏感,因此会出现脑功能障碍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荔枝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2-6岁的儿童和营养不良者,以及空腹状态者和糖尿病患者。
得了“荔枝病”怎么办?如果仅有头晕、乏力等较轻症状,应立即平卧,同时通过摄入糖果、蜂蜜、白砂糖、饼干等家中常见食物来紧急缓解低血糖症状。若出现抽搐、虚脱、休克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治疗,切勿擅自喂食食物或水,避免发生窒息。
怎么才能避免“荔枝病”?一是不要空腹食用荔枝,空腹时人体更容易吸收荔枝中的毒素。二是避免过量食用。成年人每天建议不超过300克(约10-15颗),儿童更应严格控制,一次不超过100克(约5-6颗)。三是避免食用未成熟的荔枝。在未成熟的荔枝中,上述两种毒素含量更高。
在此也提醒,不必对荔枝过度恐慌,只需遵循"不空腹、不过量、选熟果"的基本原则,就能安全享受这一夏季美味。"日啖荔枝三百克",才能让甜美的荔枝真正为健康加分。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闫文鑫)
相关推荐
打造多维度专业化关爱体系,延伸服务链条河北“爱心爸妈”志愿服务再升级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孙青)8月22日,灵寿县人民检察院迎来一批“小小检察官”。15名困境儿童在“爱心爸妈”的陪伴下,参观检察办案区、参与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聆听案例讲解、进行游戏互动,增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
2025-09-08 17:08:00 0
【来源:西安新闻网】临近开学,连日来,记者采访多位公卫专家,聚焦预防接种、结核病筛查、饮水安全三大关键领域解读防护要点,为新学期校园健康安全保驾护航。筑牢儿童免疫防线预防接种证是孩子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接种时间、疫苗种类等关键信息,是评估免疫保护水平的重要依据。依据有关法规,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
2025-08-31 03:38:00 0
以体育之光,塑强国一代。8月25日,潍坊市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潍坊市爱优动儿童青少年运动健康研究院举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曹景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彦峰,山东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风岩,潍坊市市政府副市长
2025-08-29 09:06:00 0
青海日报融媒体8月27日讯(记者 王晶)8月24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妇女联合会组织开展一系列儿童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为孩子的暑期安全保驾护航。在防溺水知识讲座现场,专业人士围绕溺水的危害、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展开讲解。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与现场互动,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性与突发性,
2025-08-27 07:56:00 0
“大鹏,太原欢迎你!”8月9日16时20分,太原龙湖万达影城11号厅座无虚席,随着电影《长安的荔枝》片尾曲与后期字幕的缓缓落幕,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灯光亮起,身着浅粉色影片宣传衫、卡其色休闲裤的大鹏,笑着步入舞台中央,“谢谢大家把时间给了这部电影,给了我,很感动。请大家畅所欲言,咱们好好唠
2025-08-11 06:5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