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人才引领未来。牙克石市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学敏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以创新为桨、实践为帆,运用新成果、新技术提升传统种植方式,大幅提高种薯的质量和产量,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时值盛夏,走进牙克石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成片的脱毒马
2025-07-09 08:01:00 0
河南省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
给麦苗做诊断,“营养师”忙得很
3月19日,河南省太康县,农技人员操控植保无人机给小麦施肥。记者 毕京津 摄
“喂,轩闯,快来帮俺看看麦苗是不是病了。”上午10时,河南省太康县板桥镇轩堂村62岁的种粮大户轩卫星拨通了农技员轩闯的电话,声音里带着焦急。
“好,我马上到。”放下电话,轩闯带上测土仪、放大镜和卡尺等苗情诊断工具,赶往轩堂村。
春风和煦,嫩绿的麦苗一望无际。10分钟后,轩闯来到轩卫星家的麦田边,拔出几株小麦,在放大镜下仔细查看。“根部发干,茎秆以下发黑,得根腐病了。抓紧打药,一亩地打两桶,打透。”
眼下,河南省小麦陆续返青拔节,太康县170多万亩麦田迎来春管关键期。县里备足农资、机械,组织12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乡镇,监测苗情、防治病虫害。“他们就像是麦田的‘营养师’,每天根据苗情做诊断,开‘处方’,保证小麦茁壮成长。”轩卫星说。
轩闯就是“营养师”之一。2009年高中毕业后,他从事农作物植保工作,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入河南农业大学“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4年前,他回家探亲,看到家乡农业发展急需年轻人,于是决定回乡。
流转土地,购买植保无人机,凭农技知识为村民当“田保姆”。一有空,轩闯就带着仪器设备下田,为农户测土壤酸碱度、查病虫害,指导科学管理。
轩卫星曾怀疑过他的技术。2021年3月,轩卫星给小麦喷施除草剂,不料遭遇冷空气,小麦中毒变黄。“当时,我认为小麦是受冻所致,过几天就会好起来,就没把轩闯抓紧施药补救的建议当回事。”轩卫星回忆。
劝说无果,轩闯干脆在轩卫星的麦地里辟出一小块麦田,重新施药后,小麦恢复正常。此后,轩卫星对轩闯的技术信服了,几年来按照指导种植,小麦、玉米连年丰收。
说话间,轩闯手机铃声再次响起。“轩闯,帮俺测测土壤成分。”板桥镇河沿刘村65岁的刘树亮打来电话。儿子在外开货车跑运输,刘树亮在家打理30多亩耕地。“日常农田管理有‘营养师’,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比之前轻松!”说起种地,刘树亮很得意。在轩闯指导下,他家小麦亩产量超1300斤,年收入4万余元。
今年,刘树亮计划在麦田里套种5亩辣椒,“担心辣椒重茬影响产量,所以特意给轩闯打电话,让他帮忙测测这块地的土壤成分。”轩闯抓一把土捏了捏,拿出测土仪插入土壤中检测:“叔,pH值正常,土壤好着呢,种辣椒没问题。”
离开麦田,轩闯又匆匆赶往一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如今,轩闯的植保团队为7500亩耕地提供托管服务,越来越多年轻人活跃在田间地头。
(人民日报记者 毕京津)
编辑点评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助农,智能管理、精准施肥和数据监测等手段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绿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新时代以来,我国培育高素质农民近900万人次。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扎根农业、圆梦乡村,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
科技改变生活,人才引领未来。牙克石市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学敏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以创新为桨、实践为帆,运用新成果、新技术提升传统种植方式,大幅提高种薯的质量和产量,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时值盛夏,走进牙克石森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成片的脱毒马
2025-07-09 08:01:00 0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工人们紧锣密鼓地推进主体厂房的装饰装修作业,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也同步展开。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工厂尚未正式投产,但已有26家企业抢先签约落地,产业集聚的“强磁场”效应初显,海南自贸港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活力逐步释放。
2025-06-30 14:44:00 0
驻马店网讯(记者 刘金霞)近日,全省道德模范座谈交流会议在郑州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走深走实。我市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贺新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大生、第九届河南省道德
2025-06-24 15:09:00 0
走进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智谷大街288号的工大卫星研发试验总部基地,总装测试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卫星部件进行桌面联试,另一侧的环境试验车间内,已经组装好的卫星即将进行振动试验。从总装测试车间到环境试验车间,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推动卫星从图纸走向浩瀚宇宙。在这座基地里,冰冷的金属部件与炽热的科研梦想,
2025-06-23 17:50:00 0
昔日白茫茫的盐碱滩,今朝绿意盎然的希望田。临泽县通过省级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的实施,在科技赋能与综合施策下,让上万亩盐碱地重焕生机,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路径。仲夏,在临泽县新华镇宣威村的中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核心示范区,绿油油的作物在夏日阳光下随风起伏,农户赵和连正精心照料6
2025-06-16 16:02: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