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闭店跑路还想金蝉脱壳?职业闭店人百般算计如今走上穷途末路

2025-04-21 20:23:00

前脚还进行优惠充值活动,后面却已经关门闭店跑路,仔细一调查,发现原法定代表人和股东都已变更,新法人和股东名下没有任何财产。遇到这种情况的消费者大概率碰到了“职业闭店人”。此时,消费者该告现法人还是前法人呢?职业闭店人如此任性妄为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呢?近日,“职业闭店人”犯诈骗罪被判刑罚的消息,无疑断了“职业闭店人”发不义之财的美梦。其实,自去年7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实施,到今年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职业闭店人挣昧心钱的路逐渐被堵上。

预付费跑路中频现职业闭店人身影

在裁判文书网上,记者输入“职业闭店人”关键字,就弹出了相关的法院判例,这是消费者对职业闭店人的控诉,无论法院是否最终认定跑路商家与“职业闭店人”有关,至少“职业闭店人”这一概念已经被消费者所熟知。

所谓职业闭店人,就是一种为已经对消费者或者其他债权人负有巨额债务的公司的股东当“背锅侠”,负责帮助委托人逃避债务,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不法商业套路。在不少预付费跑路的案件中,存在的变更股东和法人的手段,都与“职业闭店人”有关。“他们会与已经难以经营的法人谈合作,以高额的收益确保原法人和股东成功脱身,找来的新法人和股东都是没有偿还能力的主体。”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赵徽平律师告诉记者,“通俗来讲,来充当‘背锅侠’的新法人或者股东,基本上是身无分文的老人,即使你去起诉他,胜诉了,也执行不回充值的费用。”

赵律师介绍,在不少预付费跑路案件中都有职业闭店人的身影。“济南乐融儿童之家闭店跑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消费者深挖之下,一个脉络清晰的职业闭店人的身影浮现出来。”赵律师告诉记者,乐融托育儿童之家,是一家加盟式早教托育机构品牌,各门店独立经营。2023年12月,北京大兴、河北石家庄多家乐融闭店;2024年7月,山东济南乐融闭店;8月,北京通州乐融闭店……而这些店铺无一例外,都是在闭店前不久更换了法定代表人。

最终,2024年12月4日,济南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公示了一则《撤销公司变更登记决定书》,主要内容是撤销了济南乐融托育儿童之家的经营主体——“山东普莱蒂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虚假变更登记。认为该公司变更登记隐瞒重要事实、恶意逃避债务、扰乱市场秩序。“这是相关部门出手治理‘职业闭店人’乱象的一个有力举措。”赵律师表示,撤销虚假变更登记后,想要全身而退的原法人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针对职业闭店人,多部法律法规实施

近年来,教育培训、美容美发、运动健身等领域不时出现类似这种“商家敛财跑路”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职业闭店人进行规制。

“于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股东转让已认缴出资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的,由受让人承担缴纳该出资的义务;受让人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转让人对受让人未按期缴纳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赵律师表示,这一条就堵死了职业闭店人捞取不义之财的路,“简而言之,该条款可以让债权人无条件把未实缴出资公司的历史股东通通列为被告、被执行人。”

赵律师表示,对于2024年7月1日以后发生的职业闭店,可以依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向原经营人、股东追责。对于以前发生的,虽然不能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但是可以向法院提供职业闭店的相关证据,证明原经营人和职业闭店人存在恶意串通的情形,主张转让股权的行为无效。或者按照共同侵权的规定,要求原经营人和职业闭店人向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

除此之外,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于今年2月10日正式实施,其中对广受关注的“职业闭店人”作出了明确规定。“《办法》第二十六条涉及虚假登记的规定,对于虚假登记的直接责任人有惩罚措施,三年以内不能够再申请登记,如果出现虚假登记行为,还可以对他们进行罚款。通过这些规定可以一定程度上让职业闭店人没有办法再通过随便找一个人来做法定代表人等方式来规避自己的责任。”赵律师表示。

职业闭店人因诈骗罪被判刑

除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外,如果职业闭店人被认定为诈骗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在一起预付式消费经营商家圈钱跑路的案件中判决多名“职业闭店人”构成诈骗罪。据相关判决显示,2023年2月,钱某和李某共同出资,接手宁波市海曙区一摄影店。随后,钱某、李某伙同郑某等人在摄影店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情况下,以门店开展周年庆活动回馈客户为名,向客户谎称充值排名靠前即可获取高额奖品,虚假承诺待活动结束后会将充值款返还,诱使客户进行现金充值。后又召集客户在酒店假意举办颁奖仪式,以现场充值刷排名的方式,营造紧张氛围,不断刺激客户再次充值。活动结束后,钱某、李某、郑某等人连夜跑路,关店失联。其间,共骗取被害人146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钱某、李某、郑某等人通过接手经营不善的店铺,在完全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情况下,以充值获大奖为诱饵欺骗客户进行充值,事后关店并失联的行为,主观上具备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致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骗取钱财,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且系共同犯罪。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被告人钱某、李某、郑某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至十年不等,并处罚金;其余被告人均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部分被告人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职业闭店人就是在打擦边球,钻法律的漏洞,如今,随着相关法律的逐渐健全,他们已经无漏洞可钻,违法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赵律师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进行预付费类消费时一定要考察企业的实力,“可以了解一下企业的经营情况,多打听一下员工工资支付及时与否,谨慎支付大额费用。”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王田)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