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强基固本巩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2025-04-18 06:39:0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依法代表成员集体行使所有权,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加快推进,农村资源资产的产权更加清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和权利不断廓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地创新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和路径,对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管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职能定位、成员权利义务、组织机构,以及财产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这意味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入规范化、可持续发展阶段。

作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了贴近农户、服务综合、辐射带动等优势,但仍面临资金不足、经营能力不强等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动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增强自主财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需具备一定的财力,而这往往是其面临的最大难题。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村集体账面资产总额超9万亿元,但发展不平衡,仍有不少村庄处于负债或“有集体、无经济”“大集体、小经济”状态,发展集体经济缺少必要资金。为此,不少县乡政府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村集体,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探索“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组织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形成投资平台公司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需着力增强自主财力。

二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常设立理事会,一般由3名至7名单数成员组成,并设理事长一名。作为日常管理与决策的关键力量,理事长及理事会成员应具备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安排业务经营计划、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的能力,如自身不具备上述能力,可考虑聘请专业经营管理人员。但现实中,一些村庄在选拔理事长或村党支部书记时,面临选择面窄、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因此,需跳出集体经济组织来解决发展能力问题。可探索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推动相关工作: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升理事会成员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选派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到集体经济组织中任职。从地方实践来看,通过选派产业村长、金融副村长以及鼓励和引导集体经济组织聘任专业的“乡村CEO”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较好成效。例如,早在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就向全国发出招聘职业经理人的“英雄帖”;今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选派67个团队、89名职业经理人到127个试点村担任“乡村CEO”;等等。此外,在多个村组成的片区、镇域、县域等更大范围内统筹协调内嵌在其中的多个集体经济组织,也有助于缓解单个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随着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如何充分调动理事长及理事会成员积极性面临挑战。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为例,该区探索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与村(社区)干部奖励待遇挂钩机制,2022年核发集体经济奖励报酬252万元,475名村(社区)干部按贡献大小获得奖励,极大调动了其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议在县级层面构建激励体系,统筹职务晋升、物质奖励和荣誉激励,对有贡献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给予奖励支持,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四是保障人才供给。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不少农民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问题突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并、分立、解散等问题作出相关规定,未来要以积极心态稳妥应对各种挑战。要顺应人口变化趋势,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动态调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标准,制定政策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助力乡村振兴。为保障人才供给,各地展开积极探索。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白家沟村坚持基层党建引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元。

(作者郜亮亮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 来源:经济日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哲人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