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网信办持续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网上新闻传播秩序,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新闻信息内容管理,处置一批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假冒仿冒新闻单位。新浪微博账号“黑龙江新闻观察网”“互联网新闻网”、微信视频号“直播忻州”、百度百家号“上游皖观察”、今日头条号“时代之声”等1
2025-09-10 11:27:00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张建国
两被告人见利起意,明知他人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但仍然提供帮助,致使两名受害人被诈骗钱财共计24万余元。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两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案判决已生效。
被告人帮助诈骗犯罪致使受害人损失巨大
龙岗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卢某受到从互联网上认识的他人指使,为搭建诈骗平台非法获利,找到被告人卢某良,承诺给予其丰厚报酬,让其用本人的身份信息申请开办一个公司,并承租场所、申办营业执照、办理宽带网络和固定电话。在利益诱惑之下,卢某良在明知卢某从事电信诈骗的情况下,仍一一办妥上述事宜,其中包括向通信公司申请数十个固定电话号码、购买网关和笔记本电脑。卢某在电脑上安装了远程控制软件,将软件密码发给他人使用。
经查实,被害人徐某接到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徐某名下的借款额度即将被关闭,以帮助徐某保留并调整额度为由诈骗其21.3万元。被害人苏某接到同类电话,被以帮忙消除不良征信记录为由骗取3.4万余元。上述两个诈骗电话号码均系被告人卢某、卢某良所办理,同批号码先后有40多人上线。
明知帮助犯罪仍提供帮助,法院认定共同犯罪
龙岗法院认为,被告人卢某听从他人指使,为获取非法利益,在被告人卢某良协助下,注册空壳公司并租用场地,谎称售后回访所需申请宽带和多个固定电话,并安装远程控制软件,向他人提供软件密码,主观上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提供帮助,应以诈骗罪的共犯论处。
龙岗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卢某、卢某良有期徒刑二年、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一万元,同时责令两被告人共同退赔两名被害人损失。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卢某提出上诉。二审期间卢某申请撤回上诉。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卢某撤回上诉。
【法官说法】
本案的焦点在于对罪名的认定。诈骗罪共犯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故意的认定:“帮信罪”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指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他人实施犯罪的具体类型或内容。而诈骗罪共犯的主观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而参与其中。总的来说,对行为人主观明知的认定要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交易对象、与信息网络犯罪行为人的关系、提供技术或帮助的方式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根据本案在案证据,可认定两被告人主观上知道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犯罪而参与其中,应以诈骗罪共犯论处。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频发且花样繁多,特别提醒广大群众,切不可轻信陌生来电、短信、网络信息,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所谓的“官方”身份或“紧急”情况;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拨打官方电话或向亲友咨询,务必核实信息的真伪。
相关推荐
近期,国家网信办持续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网上新闻传播秩序,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新闻信息内容管理,处置一批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假冒仿冒新闻单位。新浪微博账号“黑龙江新闻观察网”“互联网新闻网”、微信视频号“直播忻州”、百度百家号“上游皖观察”、今日头条号“时代之声”等1
2025-09-10 11:27:00 0
8月18日,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叶德志故意杀人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于当日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叶德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叶德志因猜疑被同村的叶某等人加害,遂产生杀念。2025年3月27日晚,叶德志携带两把菜刀驾驶摩托车寻找叶某未果,在叶某家门口见到3名被害人,即
2025-08-18 14:26:00 0
“3个月躺赚200万元,代价是余生被银行追债!”在信贷市场的灰色地带,一个被称为“职业背债人”的特殊群体正在野蛮生长。他们被中介机构精心包装后,成为套取银行贷款的完美工具。近期,多地法院密集披露了多起涉职业背债人的金融犯罪判例。记者梳理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已形成严密的协作网络:介绍人在各类平台上发帖
2025-08-17 21:11:00 0
网上有段子说,酒驾后再饮酒,交警就没辙了,没想到还真有“大聪明”信了。黑龙江大庆一男子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离开现场回家后故意再次饮酒企图逃避处罚,最终适得其反。近日,黑龙江省大庆高新区法院对这起醉驾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源起:酒后挪车入库出事故】2023年8月31日傍晚,崔某驾车到大庆市让胡路区某饭店
2025-07-11 20:27:00 0
新华社银川7月9日电 题:宁夏银川:大数据助力严防“车轮上的腐败”新华社记者艾福梅对数万条加油消费记录“抽丝剥茧”,从中找到可能存在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违规线索,是宁夏银川市纪委监委办公室副主任郝峰等人每年的固定任务。“传统监督主要依靠信访举报和专项检查,覆盖面有限,导致个别人存在侥幸心理,但大数据
2025-07-09 18:20:00 0